【社群媒體單位專欄:檢驗科團隊】終身1次B、C肝篩檢 一起消除C肝
112-08-25
[年滿45-79歲民眾,終身1次B、C肝篩檢 一起消除C肝]----------(檢驗科團隊整理)
李小姐今年剛滿40歲,可以開始使用成人預防保健3年一次的服務,在詢問本院有提供這項服務後,便來本院接受成人預防保健,
填寫問卷的同時,護理人員詢問是否加驗B、C肝炎的檢查,李小姐好奇的問什麼是B、C肝炎??
C型肝炎是感染C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根據疾病管制署的估計,台灣的C肝感染者約有40萬人。
一般人處於急性期感染時,約有20-30%患者會出現急性期的臨床症狀,症狀通常並不嚴重,
常見的症狀有容易疲倦、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嚴重時會出現發燒或黃疸等較為嚴重的症狀,只有極少數的情況會引起猛爆性肝炎。
多數的病人則會逐漸轉為帶原者,病人體內的C型肝炎病毒會持續活化攻擊病人肝臟,引起慢性肝炎。
患者感染後若不積極治療並控制病情,約20%的病人會由慢性肝炎發展成肝硬化,嚴重甚至會引起肝細胞癌。
C型肝炎的傳染方式?
C型肝炎是由C型肝炎病毒所引起,它是一種RNA病毒,傳染方式如下:
1. 接觸體液傳染(水平感染):體液中尤其血液感染是C肝病毒最主要的傳染途徑,包括使用公用針頭進行靜脈注射
(包括靜脈注射藥品或毒品都有可能)、器具若沒有正確消毒,之後進行紋身、穿環、修剪指甲等,或與病毒感染者共用衛生用品(如:刮鬚刀、牙刷等),都有可能感染C肝病毒。
2. 經性接觸而傳播C丙型肝炎的情況並不常見。不過,若性伴侶雙方都有皮膚或黏膜破損,在沒有使用安全套的情況下進行性行為會有機會傳播C丙型肝炎病毒,
尤其是進行可導致血液接觸的性行為。男男性接觸者、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性病感染者,經性接觸而感染C丙型肝炎的風險會較大
3. 母子感染(垂直感染):母子傳染C型肝炎的機率極低,僅約6%,倘若產婦合併C型肝炎以及愛滋病病毒,則新生兒被感染率會上升
4. C型肝炎病毒不會經一般社交接觸(如共用食具、共膳、擁抱、握手及接吻等)而傳播
感染C型肝炎的症狀
急性 C 肝感染病毒感染期間亳無症狀,可能不到一成左右會有像輕微的類似流行感冒的症狀,
例如噁心、倦怠、發燒、頭痛、食慾不振、茶色尿或黃疸、腹痛和肌肉或關節酸痛等症狀。
大多數慢性 C 型肝炎的患者也沒有任何症狀,可以過著正常的生活。
如何知道我有慢性C型肝炎
肝臟發炎可由抽血得知,如果肝臟發炎持續超過六個月,並且抽血檢驗C型肝炎病毒抗體呈陽性,就稱為慢性C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可持續感染數十年。
假如我驗出C型肝炎,需要找專科醫師嗎?
假如您健康檢查發現有C型肝炎,應該找肝膽胃腸之專科醫師,他們可以評估您的病情,衡量是否應該使用干擾素的藥物治療;
目前C肝的治療已經有大躍進,可選擇安全性較高且療效顯著的DAA(直接抗病毒藥物)。
1. 現時,「直接抗病毒藥物」是C型肝炎的一線治療藥物
√療效顯著 (可治癒九成以上的C肝病毒感染,即可「斷尾」)
√口服藥物 (毋須注射)
√療程一般只需八至十二個星期
√副作用少
2. 「直接抗病毒藥物」與傳統使用聚乙二醇干擾素和利巴韋林的療程相比,副作用較少,治癒率亦較高
3. 成功把病毒清除後,能大大減低病人發展成肝硬化、肝癌及因肝臟疾病致死的風險。不過,若治療前肝功能已經惡化,出現肝硬化或相關併發症,仍然需要繼續定期檢查。
4. C型肝炎患者服用藥物康復後,並不會有具保護性的免疫力,故應停止進行高風險行為,以預防再次感染C型肝炎病毒
治療病毒性C型肝炎有健保給付嗎?
中央健康保險署自92年10月起開始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加強慢性B型及C型肝炎治療計畫」,
將C型肝炎干擾素(Interferon)合併抗病毒藥物雷巴威林(Ribavirin)治療納入健保給付,
另自106年1月24日起推動「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健保給付執行計畫」,
並於108年1月1日起,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健保給付對象條件業已放寬,依據臨床經驗顯示,該等藥物療程短,約12~24週,副作用低,治療效果極佳。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C型肝炎的預防
1. C型肝炎的預防在於避免血液上的接觸,非必要的注射打針、共用牙刷、共用刮鬍刀以及穿耳洞、刺青等可能造成血液或體液接觸的行為應避免。
2. 性行為感染數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不論何種族群都需要安全的性行為來降低感染的機率。
李小姐今年剛滿40歲,可以開始使用成人預防保健3年一次的服務,在詢問本院有提供這項服務後,便來本院接受成人預防保健,
填寫問卷的同時,護理人員詢問是否加驗B、C肝炎的檢查,李小姐好奇的問什麼是B、C肝炎??
C型肝炎是感染C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根據疾病管制署的估計,台灣的C肝感染者約有40萬人。
一般人處於急性期感染時,約有20-30%患者會出現急性期的臨床症狀,症狀通常並不嚴重,
常見的症狀有容易疲倦、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嚴重時會出現發燒或黃疸等較為嚴重的症狀,只有極少數的情況會引起猛爆性肝炎。
多數的病人則會逐漸轉為帶原者,病人體內的C型肝炎病毒會持續活化攻擊病人肝臟,引起慢性肝炎。
患者感染後若不積極治療並控制病情,約20%的病人會由慢性肝炎發展成肝硬化,嚴重甚至會引起肝細胞癌。
C型肝炎的傳染方式?
C型肝炎是由C型肝炎病毒所引起,它是一種RNA病毒,傳染方式如下:
1. 接觸體液傳染(水平感染):體液中尤其血液感染是C肝病毒最主要的傳染途徑,包括使用公用針頭進行靜脈注射
(包括靜脈注射藥品或毒品都有可能)、器具若沒有正確消毒,之後進行紋身、穿環、修剪指甲等,或與病毒感染者共用衛生用品(如:刮鬚刀、牙刷等),都有可能感染C肝病毒。
2. 經性接觸而傳播C丙型肝炎的情況並不常見。不過,若性伴侶雙方都有皮膚或黏膜破損,在沒有使用安全套的情況下進行性行為會有機會傳播C丙型肝炎病毒,
尤其是進行可導致血液接觸的性行為。男男性接觸者、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及性病感染者,經性接觸而感染C丙型肝炎的風險會較大
3. 母子感染(垂直感染):母子傳染C型肝炎的機率極低,僅約6%,倘若產婦合併C型肝炎以及愛滋病病毒,則新生兒被感染率會上升
4. C型肝炎病毒不會經一般社交接觸(如共用食具、共膳、擁抱、握手及接吻等)而傳播
感染C型肝炎的症狀
急性 C 肝感染病毒感染期間亳無症狀,可能不到一成左右會有像輕微的類似流行感冒的症狀,
例如噁心、倦怠、發燒、頭痛、食慾不振、茶色尿或黃疸、腹痛和肌肉或關節酸痛等症狀。
大多數慢性 C 型肝炎的患者也沒有任何症狀,可以過著正常的生活。
如何知道我有慢性C型肝炎
肝臟發炎可由抽血得知,如果肝臟發炎持續超過六個月,並且抽血檢驗C型肝炎病毒抗體呈陽性,就稱為慢性C型肝炎,C型肝炎病毒可持續感染數十年。
假如我驗出C型肝炎,需要找專科醫師嗎?
假如您健康檢查發現有C型肝炎,應該找肝膽胃腸之專科醫師,他們可以評估您的病情,衡量是否應該使用干擾素的藥物治療;
目前C肝的治療已經有大躍進,可選擇安全性較高且療效顯著的DAA(直接抗病毒藥物)。
1. 現時,「直接抗病毒藥物」是C型肝炎的一線治療藥物
√療效顯著 (可治癒九成以上的C肝病毒感染,即可「斷尾」)
√口服藥物 (毋須注射)
√療程一般只需八至十二個星期
√副作用少
2. 「直接抗病毒藥物」與傳統使用聚乙二醇干擾素和利巴韋林的療程相比,副作用較少,治癒率亦較高
3. 成功把病毒清除後,能大大減低病人發展成肝硬化、肝癌及因肝臟疾病致死的風險。不過,若治療前肝功能已經惡化,出現肝硬化或相關併發症,仍然需要繼續定期檢查。
4. C型肝炎患者服用藥物康復後,並不會有具保護性的免疫力,故應停止進行高風險行為,以預防再次感染C型肝炎病毒
治療病毒性C型肝炎有健保給付嗎?
中央健康保險署自92年10月起開始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加強慢性B型及C型肝炎治療計畫」,
將C型肝炎干擾素(Interferon)合併抗病毒藥物雷巴威林(Ribavirin)治療納入健保給付,
另自106年1月24日起推動「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健保給付執行計畫」,
並於108年1月1日起,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健保給付對象條件業已放寬,依據臨床經驗顯示,該等藥物療程短,約12~24週,副作用低,治療效果極佳。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C型肝炎的預防
1. C型肝炎的預防在於避免血液上的接觸,非必要的注射打針、共用牙刷、共用刮鬍刀以及穿耳洞、刺青等可能造成血液或體液接觸的行為應避免。
2. 性行為感染數近年來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不論何種族群都需要安全的性行為來降低感染的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