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媒體單位專欄:神經傳導室】什麼是神經傳導(NCV)檢查? 一定要做嗎?
112-10-25
什麼是神經傳導(NCV)檢查? 一定要做嗎?----------(神經傳導室小教室)
63歲的賣麵李媽媽,近來煮麵站著超過15分鐘,就開始下背痠痛,腳也像有很多螞蟻在爬,走路走不到10分鐘就得停下來休息,
連走到公園幫忙”遛孫”都沒辦法,讓她很難過,直到來到七賢脊椎外科進行神經傳導檢查,才知道是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
另一名陳伯伯,罹患糖尿病多年,近年來不僅開始覺得腳趾發麻,還漸漸一路往上到腳踝、小腿,
最近像廣告一樣被孫女騎腳踏車輾到也沒感覺,來到七賢脊椎外科看診,才知道因為糖尿病導致周邊神經病變。
在復建科、神經外科門診中,有許多人是因手麻或腳麻而來的,有些人甚至會擔心自己是不是腦中風了?
其實大多數的手麻、腳麻是身體長時間受硬物壓迫或姿勢不良,擠壓到週邊神經所造成的。
週邊神經病變最常見的症狀便是手腳麻木感,而要檢查週邊神經最方便也最常用的便是對週邊神經施予短暫的「電刺激」來檢查神經的功能
當您因這類問題求診時,醫師可能會建議作「#神經傳導檢查」。

神經傳導檢查(NCV)常見問題:
Q:常有手麻的感覺,一定是神經出問題?
A: 不一定,手麻也可能是末稍血管循環不良引起,也會因此容易感到手腳冰冷,此時可進行神經傳導檢查,確定是否跟神經受損有關。特別是當手麻的感覺持續存在,不能輕忽,最好盡快就醫檢查。
Q:什麼是神經傳導檢查?
A: 此項檢查會以極微小的電流在神經支配的相對位置刺激神經,然後經由貼在皮膚上的電極片記錄。這項檢查會有如觸電般的感覺,或像是被靜電電到的感覺。
神經傳導檢查的安全性很高,也不會造成已受損的神經症狀加劇,民眾不必過於驚慌。
Q:哪些是常見需作神經傳導檢查的問題呢?
A: 1.手麻、肩頸痠痛。2.腳麻、腰酸背痛、坐骨神經痛。3.手下垂、腳板下垂。4.糖尿病、尿毒性或酒精性周邊神經病變。5.其他經醫師診斷需檢查。
Q:是不是每一條神經都會做檢查呢?
A: 不是喔!我們最常進行神經傳導檢查的幾條神經,包括上肢的「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
以及下肢的「腓神經」、「脛神經」等。由於每一條神經掌管的區域不同,經由醫師問診,會再安排相關神經的檢查。



Q:為什麼我是右手麻,但神經傳導檢查連左邊的手也要檢查?
A: 每個人因高矮胖瘦…等原因,會導致神經傳導時間、神經傳導速度報告不同,所以我們需要 #比較兩邊的數值,才會知道患側的數值是否是有意義的異常。
Q:唉呦~這個電能不能再調小一點?
A: 不行喔!檢查的電量電起來,雖然可以忍受但有點不舒服。為了確保神經裡的每一條神經束都有被刺激、反應到。
若是有電訊號下降的情形,可能無法辨別是來自於本身神經異常還是電量太小的關係。
Q:檢查時間要多久?報告多久才會出來呢?
A: 雙側上肢大約檢查時間為10-15分鐘,雙側下肢大約為15-20分鐘。但仍以民眾是否可以配合,會不會怕被電而過度焦慮、過度反應是決定檢查時間的因素。
報告約略一週內即可出來,因此通常會預約檢查後的一個禮拜回門診看報告。
Q:神經傳導檢查是健保給付嗎?
A: 通常經由醫師判斷病情後認為需要此檢查時,為健保給付。
Q:有什麼人不適合作神經傳導呢?
A: 神經傳導檢查並無絕對禁忌症。但有以下情形需各別評估是否適合做其檢查。
1.皮膚表面有潰瘍、紅腫、傷口感染、水腫。2.衣服穿過緊(所以請穿寬鬆衣物)。袖子、褲管無法往上拉。
3.太緊張,無法配合檢查人員指示。 4.安裝心臟節律器的民眾。5.洗腎病人可先詢問過醫師再執行。
這是一個不太舒服,但是卻很必要的檢查!!!!
周邊神經病變可分成兩大類,一類就像前述「電線斷了」,稱為「軸突退化」;另一類就像「電線皮剝落」,稱為「脫髓鞘變化」,
二者發生的原因和治療方向有很大差別,因此以神經傳導檢查來區分,雖然神經傳導檢查過程會有一點不適感,對於神經科醫師下一步要採取的策略,極為重要。
Q:我可以做什麼來保養神經?
A: 也提醒民眾如果要 #保養神經,除了 #少低頭滑手機, #避免久坐,還可以 #多運動、#伸展拉筋,#攝取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瘦肉與大豆製品、糙米與全穀類、深綠色蔬菜、魚肉、堅果等等。
若有手腳發麻的問題且影響生活作 息,建議您及早尋求復健科或神經科醫師的協助,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與治療。
63歲的賣麵李媽媽,近來煮麵站著超過15分鐘,就開始下背痠痛,腳也像有很多螞蟻在爬,走路走不到10分鐘就得停下來休息,
連走到公園幫忙”遛孫”都沒辦法,讓她很難過,直到來到七賢脊椎外科進行神經傳導檢查,才知道是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
另一名陳伯伯,罹患糖尿病多年,近年來不僅開始覺得腳趾發麻,還漸漸一路往上到腳踝、小腿,
最近像廣告一樣被孫女騎腳踏車輾到也沒感覺,來到七賢脊椎外科看診,才知道因為糖尿病導致周邊神經病變。
在復建科、神經外科門診中,有許多人是因手麻或腳麻而來的,有些人甚至會擔心自己是不是腦中風了?
其實大多數的手麻、腳麻是身體長時間受硬物壓迫或姿勢不良,擠壓到週邊神經所造成的。
週邊神經病變最常見的症狀便是手腳麻木感,而要檢查週邊神經最方便也最常用的便是對週邊神經施予短暫的「電刺激」來檢查神經的功能
當您因這類問題求診時,醫師可能會建議作「#神經傳導檢查」。


神經傳導檢查(NCV)常見問題:
Q:常有手麻的感覺,一定是神經出問題?
A: 不一定,手麻也可能是末稍血管循環不良引起,也會因此容易感到手腳冰冷,此時可進行神經傳導檢查,確定是否跟神經受損有關。特別是當手麻的感覺持續存在,不能輕忽,最好盡快就醫檢查。
Q:什麼是神經傳導檢查?
A: 此項檢查會以極微小的電流在神經支配的相對位置刺激神經,然後經由貼在皮膚上的電極片記錄。這項檢查會有如觸電般的感覺,或像是被靜電電到的感覺。
神經傳導檢查的安全性很高,也不會造成已受損的神經症狀加劇,民眾不必過於驚慌。
Q:哪些是常見需作神經傳導檢查的問題呢?
A: 1.手麻、肩頸痠痛。2.腳麻、腰酸背痛、坐骨神經痛。3.手下垂、腳板下垂。4.糖尿病、尿毒性或酒精性周邊神經病變。5.其他經醫師診斷需檢查。
Q:是不是每一條神經都會做檢查呢?
A: 不是喔!我們最常進行神經傳導檢查的幾條神經,包括上肢的「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
以及下肢的「腓神經」、「脛神經」等。由於每一條神經掌管的區域不同,經由醫師問診,會再安排相關神經的檢查。



Q:為什麼我是右手麻,但神經傳導檢查連左邊的手也要檢查?
A: 每個人因高矮胖瘦…等原因,會導致神經傳導時間、神經傳導速度報告不同,所以我們需要 #比較兩邊的數值,才會知道患側的數值是否是有意義的異常。
Q:唉呦~這個電能不能再調小一點?
A: 不行喔!檢查的電量電起來,雖然可以忍受但有點不舒服。為了確保神經裡的每一條神經束都有被刺激、反應到。
若是有電訊號下降的情形,可能無法辨別是來自於本身神經異常還是電量太小的關係。
Q:檢查時間要多久?報告多久才會出來呢?
A: 雙側上肢大約檢查時間為10-15分鐘,雙側下肢大約為15-20分鐘。但仍以民眾是否可以配合,會不會怕被電而過度焦慮、過度反應是決定檢查時間的因素。
報告約略一週內即可出來,因此通常會預約檢查後的一個禮拜回門診看報告。
Q:神經傳導檢查是健保給付嗎?
A: 通常經由醫師判斷病情後認為需要此檢查時,為健保給付。
Q:有什麼人不適合作神經傳導呢?
A: 神經傳導檢查並無絕對禁忌症。但有以下情形需各別評估是否適合做其檢查。
1.皮膚表面有潰瘍、紅腫、傷口感染、水腫。2.衣服穿過緊(所以請穿寬鬆衣物)。袖子、褲管無法往上拉。
3.太緊張,無法配合檢查人員指示。 4.安裝心臟節律器的民眾。5.洗腎病人可先詢問過醫師再執行。
這是一個不太舒服,但是卻很必要的檢查!!!!
周邊神經病變可分成兩大類,一類就像前述「電線斷了」,稱為「軸突退化」;另一類就像「電線皮剝落」,稱為「脫髓鞘變化」,
二者發生的原因和治療方向有很大差別,因此以神經傳導檢查來區分,雖然神經傳導檢查過程會有一點不適感,對於神經科醫師下一步要採取的策略,極為重要。
Q:我可以做什麼來保養神經?
A: 也提醒民眾如果要 #保養神經,除了 #少低頭滑手機, #避免久坐,還可以 #多運動、#伸展拉筋,#攝取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瘦肉與大豆製品、糙米與全穀類、深綠色蔬菜、魚肉、堅果等等。
若有手腳發麻的問題且影響生活作 息,建議您及早尋求復健科或神經科醫師的協助,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