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啟用javascript
首頁最新消息醫療最新消息詳細

【社群媒體單位專欄:二病房護理團隊】高齡照顧 長照守護

111-03-17

某天有一對老夫妻辦住院,病人是老爺爺,家屬是老婆婆,但是是老爺爺推著輪椅帶老婆婆來辦住院,發現沒有其它的家屬來協助,連手術同意書也是老爺爺簽名,因為奶奶重聽又不適字,奶奶因行動不便無法去幫爺爺買餐點,住院期間由護理人員協助叫餐,爺爺開完刀後需照術後的X光,但坐輪椅的不是爺爺而是奶奶且是爺爺推奶奶一同去照X光,詢問爺爺奶奶們為何都沒有其他小孩來探望,才從爺爺奶奶口中得知跟孩子關係疏離,且其中有一位在國外無法回來照顧,聽到當下讓人覺得心疼又可憐,擔心爺爺出院返家後未能好好休息還需照顧奶奶,後經由護理人員和專科護理師討論後決定幫老夫妻倆申請長照服務,爺爺出院返家後已由長照接續進行居家照護。

一、 前言

隨著社會變遷與醫療衛生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長期呈上升趨勢,但生育率與死亡率下降,致整體人口結構快速趨向高齡化,臺灣65歲以上人口比率於110年1月達16.2%(行政院主計處,2022),已超過聯合國定義「高齡社會」14%之門檻大關;推估至115年將超過20%,邁入超高齡社會。老化及高齡使得長期照顧需求人數隨之增加。又因家庭的照顧功隨著少子化、就業收入不穩定,照顧者與家庭的照顧壓力日重,進而衍生社會與經濟問題。因此,建立完善的長照體制,已成為完備我國社會安全體系的關鍵之一。(註:國際上將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14%及20%,分別稱為高齡化社會、高齡社會及超高齡社會)
為滿足未來龐大的長照需求並減輕家庭照顧沈重的負擔,行政院於105年9月29日通過「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簡稱長照2.0),並於106年元旦上路;另為增加長照服務供給量能,自107年起實施長期照顧服務給付及支付新制,搭配長照服務單位特約制度,鼓勵更多長照服務單位投入。此外,致力與地方政府合作,由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布建社區整體照顧服務體系,並持續推動預防及延緩失能照顧、強化失智症照顧量能,整合居家醫療等服務,廣泛照顧不同長照需求的民眾。

二、什麼是長照2.0?

政府在2017年正式推出了「長照十年計畫2.0」,俗稱「長照2.0」。跟原先2007年的長照1.0比起來,擴增了更多服務項目,也放寬服務對象的限制。長照2.0更著重在建立一個以「社區為基礎」的長照服務體系,透過建立起長照網絡系統,使長照2.0服務對象擴大、增加服務項目、改善核銷方式,使長照作業更簡便,讓需要長照服務的家庭,可以在自己居住的村或里獲得照護服務,落實「社區整體照顧模式」的目標。

三、長照2.0四項新制補助!

現行的長照十年計畫2.0,其實涵蓋了多項的政策,如特別扣除額、社區照顧、失智症照顧服務等等,但針對長者及失能者的照顧方面,主要提供了四大類的服務(俗稱四包服務),而這四大類服務均可申請補助(俗稱四包錢)。

四、長照分級制度

將原來的輕、中、重度細分為長期照顧需要照顧8等之失能等級:
•  1級失能
•  2~3級失能(相當於輕度失能)
•  4~6級失能(相當於中度失能)
•  7~8級失能(相當於重度失能)

五、長照2.0四包錢服務介紹!

•  第一包錢:照顧及專業服務
    ◦  居家照顧:失能等級2-8級,即可使用居家服務(由居服員到家協助基本的日常照顧、餵食、陪同就醫等)。
    ◦  社區照顧(長輩前往日間照顧中心、托顧家庭等長照服務單位,接受生活照顧及文康活動等)照顧服務。
    ◦  專業照顧(針對失能者的身心狀態,提供對營養照顧指導,或是協助失能者減少退化之社區復能服務)之專業服務。
•  第二包錢:交通接送服務
    ◦  失能等級四級以上,依交通遠近,協助往返醫院就醫或復健。
•  第三包錢:輔具與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
    ◦  居家生活輔具購買或租賃(包含助行器、拐杖、輪椅及居家照顧床等)
    ◦  居家無障礙設施改善(裝設固定式斜坡道、防滑措施、可動式扶手等)
•  第四包錢:喘息服務

喘息服務是什麼?

透過喘息服務,使主要照顧者、家庭照顧者們可獲得片刻的休息,降低照顧者負荷合,增加生活品質、降低照顧壓力;而目前喘息服務共有5種:
1. 居家式喘息服務
請受過專業訓練的照顧服務員到家中協助失能者,提供半天3小時及全天6小時兩種不同的服務時段,內容包含基本身體清潔、基本日常照顧、測量生命徵象、餵食、餐食照顧、協助沐浴及洗頭、陪同外出或就醫、到宅沐浴車服務、使用輔具等等。
2. 日間照顧中心喘息服務
讓被照顧者到日間照顧中心、及巷弄長照站接受照顧,包含護理照護(日間照顧中心)、協助沐浴、進食、服藥、活動安排及交通接送等等。
3. 機構式喘息服務
家庭照顧者可安排被照顧者至長照住宿式機構接受短期全天照顧、停留,由機構人員提供24小時的照顧服務。機構除提供喘息服務外,也提供照顧諮詢管道、衛教服務、照顧技巧教導與協助班,或成立照顧者支持團體如:聯誼會、分享團體等等,協助照顧者維持良好的身心靈狀態。
4.  小規模多機能(夜間臨托)喘息服務
擴充辦理居家服務、臨時住宿等多元服務,依長者服務需求,提供「客製化、個別化」的照顧服務,即使長輩白天不去日照中心,也會有了解長輩習性的照顧服務員到家中關懷服務;當家屬有臨托需求的時候,可以將長輩送到平日參與活動的日照中心,夜間在熟悉的工作人員陪伴下,獲得安適、自在的照顧服務,達到有效支持家庭照顧者的政策目標。
5. 巷弄長照站喘息服務
提供預防及延緩失能服務,讓長者的身體功能變得更好,也結交更多朋友;巷弄長照站讓長者不再只是留在家中,或是被送往機構,不僅讓長者可以走出家門的機會,並能成為家庭照顧者最佳的後盾,讓家屬在白天有喘息的時間去辦理私事,長輩晚上睡眠品質也變得更好。

誰可以申請長照服務與補助?條件是什麼?

六、符合以下條件,就可以申請長照服務與補助。

•  失能身心障礙者: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或手冊)的失能者。
•  55歲以上失能原住民:日常生活如穿脫衣物、進食、洗澡、平地走動需協助的原住民
•  50歲以上失智症患者:表達能力降低、記憶力下降、睡眠障礙、產生幻覺等疑似失智症狀,或確診為失智症之民眾
•  65歲以上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的獨居老人或衰弱老人:如穿脫衣物、進食、洗澡、平地走路需協助之獨居老人;或體重減輕、下肢無力、提不起勁的衰弱老人
•  外籍看護工家庭也可以申請長照4包錢中「交通接送服務」、「輔具及無障礙環境改善服務」、「失能第7級、第八級可申請喘息服務」補助,落實全人之照顧。

七、如何申請長照補助?

申請管道有3種!
要申請長照補助與服務的話,有三種管道:1. 打1966長照專線、2. 親洽住家附近的照顧管理中心、3. 長照出院準備服務 。
1. 撥打1966長照專線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8:30~12:00;13:30~17:30
打1966「前」,建議您先備好以下資訊:
•  受照顧者狀況
•  受照顧者基本資料(姓名、年齡、居住地址)
•  主要照顧者姓名、電話
•  聯絡人姓名、電話
打1966「後」,透過語音選單將轉接到縣市的照管中心,中心人員會協助了解是否符合申請資格。只要符合資格,中心將派照管專員到家評估,依照顧對象的需求量身定做照顧計畫,並與家屬說明政府補助額度,找到最合適的長照資源。
2. 親洽住家附近照顧管理中心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8:30~12:00;13:30~17:30
建議可先撥電話與照管中心聯絡,確認好相關資訊後再前往洽詢。
3.出院準備服務銜接長照2.0
住院中之親人,因疾病或失能,在出院後需要得到生活照顧、專業服務,即可在出院前跟醫院出院準備服務人員洽詢長照資訊。
出院「前」評估:由醫療專業人員或照管專員與病患、家屬溝通,提供照顧資訊,如果有長照需求也符合資格,直接可在醫院內評估長照服務需求。
無縫接軌提供出院「後」使用:由於住院期間就進行長照服務需求評估,所以出院後可快速取得居家服務、復能、喘息、簡易生活輔具等長照資源。

八、長照補助額度多少?金額該怎麼計算?

補助的金額會依「長照失能程度」與「經濟條件」做補助額度的評估。長照失能程度由輕至重共分為1~8級。第1級失能無補助額度。補助對象為失能2-8級,失能程度越嚴重,補助金額就越高。而依照各個家庭的身份「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一般戶」,再去計算各個家庭的負擔比例。

九、結論

「長期照顧是一座幽暗空谷,深不見底,有可能會拖垮一家子人」,台灣有七十五萬五千個家庭陷入長期照顧的困境,沒有人知道下一個會不會就是自己。其實,面對長期照顧議題,不應該被動的等著發生,而應該主動提前因應,在人生不同階段都應該做好準備工作、了解長照之社會福利,只有預先做好心理、財務等準備,才不至於臨到之際,「驚慌失措」、「困頓無助」,這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