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啟用javascript
首頁最新消息醫療最新消息詳細

【社群媒體單位專欄:復健部物理治療團隊】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PFPS

109-11-16

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PFPS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小美是個熱愛各種運動的年輕女性,但長期膝蓋疼痛卻讓她無法全心投入在熱愛的運動上,疼痛常發生於運動過程中或是運動過後,但疼痛點卻指不出摸不到,就覺得膝蓋裡面會痛,到處檢查照完X光後也沒發現明顯的病徵。

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常發生在年輕運動族群上,女性發生率更高於男性兩倍,並且沒有明顯的結構改變或是軟骨的損傷,研究指出。此症狀常發生於前膝的疼痛,患者無法明確指出疼痛的位置,觸摸也無法摸到疼痛的點,但是常常上下樓梯、跳躍、跑步或出力後就發生疼痛,也有少數患者是在長時間久坐後發生。

研究指出髕骨股骨疼痛症候可能產生的原因如下:膝外翻(valgus knee)臀部肌群無力髕骨運動軌跡不正確(patella maltracking)後足外翻(rear-foot eversion)膕旁肌(hamstrings)失衡或太緊…等。

一、膝外翻─可能的原因可能跟女性的先天骨盆較寬,致股骨與脛骨的夾角(Q-angle)較大,也可能是臀部肌肉無力造成的動態膝外翻[圖1]。

二、髕骨運動軌跡不正確─可能的原因是:髂脛束(Illiotibial Band)過緊、股四頭肌(Quadriceps)的股內側肌(Vastus medialis)與股外側肌(Vasrus lateralis)不平衡。
三、後足外翻─後足外翻常見於足弓較低者,已致脛骨內轉而造成脛骨與股骨角度的增加[圖2]。

四、膕旁肌失衡或太緊─亦有研究指出膕旁肌太緊與其過度的收縮可能與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有關聯。

※該怎麼辦!?
想改善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除了尋求醫師的協助,您也可以嘗試以下運動來減少膝蓋的疼痛:

膝關節相關運動
1. 膕旁肌、腓腸肌、髂脛束的拉筋運動,每個肌群3次每次30秒
2. 股四頭肌的訓練(45°-90°),每組10次做3組[圖3]

3. 半深蹲(0°-45°),每組10次做3組[圖4]


髖關節相關運動(臀肌)
1. 髖關節外展運動(站立),每組10次做3組[圖5]

2. 髖關節外展運動(側躺),每組10次做3組[圖6]

3. 髖關節外轉運動,每組10次做3組[圖7]


--
參考資料
Wolf Petersen,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 (2014) 22:2264–2274
Thiago Yukio Fukuda, Short-Term Effects of Hip Abductors and Lateral Rotators Strengthening in Females With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journal of orthopaedic & sports physical therapy(2010)40:736-742